Alexa

TÜV SÜD專訪》台灣整座島都被自然能源環繞,非常適合發展綠能!企業永續戰略4大關鍵心法

TÜV SÜD專訪》台灣整座島都被自然能源環繞,非常適合發展綠能!企業永續戰略4大關鍵心法
撰文: WindTAIWAN/吳育珊、蔡昕穎     分類:其他綠能     圖檔來源:WindTAIWAN 日期:2025-01-20

今周刊編按:歐洲風能協會(WindEurope)日前指出,雖然風能已占歐洲用電量的20%,但因投資不足,新增裝置容量僅達2030年目標的一半。相較之下,德國第三方檢測認證機構TÜV SÜD綠能及永續副總裁Thore Lapp表示,台灣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幾乎整座島嶼都被自然能源環繞,非常適合發展再生能源。

但單靠發展綠電仍不足以達成減碳目標。他指出,企業需從業務轉型、資訊透明到創新突破等多方面著手,才能在維持產業競爭力的同時,打造台灣的綠色競爭優勢。

專訪 TÜV SÜD 綠能及永續副總裁 Thore Lapp

 

經濟人類學家、同時也是經濟社會學家的卡爾‧波蘭尼(Karl Polanyi)曾著手研究在工業革命後,自由市場如何推動經濟脫離社會,從而引發的各種問題。而當代,在氣候變遷造成的極端氣候下,人類不得不正視因經濟發展帶來的環境巨變,並且為其亡羊補牢,被迫調整腳步,讓經濟發展與環境永續達成平衡。

 

台灣政府順應國際浪潮,設下 2050 年達成淨零排放目標。但因台灣特殊國際地位和高科技產業優勢,成為眾所矚目的焦點。而我們的企業將如何在這場綠色革命中保持競爭力,也與政府規劃的能源大局唇輔相連。

 

成立於 1866 年的 TÜV SÜD,旨於保護人、環境與資產避免暴露在與科技相關的風險之下,永續性與安全性是 TÜV SÜD 的營運核心,此服務靈魂也帶領這家國際營運服務供應商在 2023 年的營收首度突破 30 億歐元(約新台幣1013億元)大關,其中三個部門:工業、行動和認證,分別突破 10 億歐元,營收各自約占公司收入的三分之一。

 

TÜV SÜD AG 管理委員會主席 Johannes Bussmann 博士 2023 年時宣布,該公司多年來已成功落實營利成長,實現此一目標最重要的是不斷調整服務組合以應對當前的挑戰,並針對數位化和永續發展等面向未來的主題,開發創新解決方案,並成為國際領先的測試、檢驗和認證(TIC)方面的服務提供者之一。

 

本期特刊,特別專訪到 TÜV SÜD 綠能及永續副總裁 Thore Lapp,希冀藉由跨國標竿企業的經驗:在兼具環保與永續責任中,同時創下營收新高的正面經驗分享,為本土產業在國際綠能趨勢中提供參酌方向。

 

企業永續戰略 關鍵心法一:業務朝向環保、永續方向轉型

 

「與世界上許多其他國家的情況相似,台灣的淨零之旅才剛起步。」 Thore Lapp 侃侃而談,「我認為台灣在全球尋求減碳與永續的故事中扮演著核心角色,這對於成功實現全球 2050 淨零碳排的目標來說至關重要。」

 

究其因,台灣目前正處於能源轉型的十字路口上,尤其是在全球處於產業領先地位的半導體產業,而今同樣面臨著嚴峻的「減碳難題」。這無疑需要自多重面向著手應對,為確保產業競爭力,政府更需要制定明確的戰略路徑。

 

Thore Lapp 分享,每一個人都得面對全球暖化的事實,這也是 TÜV SÜD 執行所有業務目標的根源。從商業角度來看,每間公司、每個產業,都會希望像過去 20、 30 年一樣穩定的方式經營,而這卻也是最大問題:所有企業都必須思考改變策略性路徑,以因應來勢洶洶的淨零趨勢。

 

這也就是說,必須想辦法在製程中落實減碳規範,並保持既有獲利。再更直白地講,得「真正」開始在淨零排碳和永續方面進行投資,發展循環經濟。此舉不該被單純視為一個「付錢了事」的動作,更須被重視為是一種商業轉型,並確保其意識深入且貫徹到企業的商業戰略之中。

 

「如果不將業務轉型為更環保與永續的模式,那麼,企業未來肯定無法成功。」 Thore Lapp 態度堅定地表示。這不僅對地球重要,對於保持優勢產業在全球的競爭力也至關重要, Thore Lapp 認為這就是台灣和許多國家共同面臨的另一個挑戰:避免任何可能的漂綠行為,「漂綠是絕對不能接受的行為,這對達成目標來說是毒藥。」

 

在以上提及的所有概念之中,「透明度」成為企業在各項減碳路徑的第二項關鍵心法。

 

企業永續戰略 關鍵心法二:透明度揭露 建立信任與競爭力

 

Thore Lapp 長期關注台灣市場動態,他提到,在台灣,特別是半導體產業,企業有能力將永續規則強加到自身供應鏈中,成為落實永續理念的先行者,但這得先深刻改變下游供應鏈廠商的思維模式,才足以驅動投資行為。

 

如同其他國家的產業,台灣也必須實踐綠色生產,以滿足日益提高的全球期望,再因全球期望不可能脫離社會發展脈絡,兩者相互依存,因此策動社會行為轉變的根本關鍵,仍在理念與思維,也就是俗語說的「起心動念」繼而改變行為。

 

舉例來說,  TÜV SÜD 發現全球社會對環保與永續發展的重視,已從理念轉化為具體行動,這一趨勢體現在許多國家多年來的持續倡議裡,更反映在消費者願意為永續產品支付較高價格的行為上。

 

同時,人們關注焦點也因此擴展至整個供應鏈,顯示出環保意識已深入日常生活、改變選擇消費的過程,進而影響企業策略,並推動企業著手提高供應鏈透明度,並在全球範圍內促進具永續觀念的生產和消費模式。

 

身為 TÜV SÜD 綠能及永續副總裁的Thore強調,「透明度絕對是關鍵,最透明的公司將贏得這場比賽。」

 

在企業經營上,「透明度」包含企業必須做的強制性部份,與自願性的透明度揭露,自願性揭露的意思為,企業自我宣示在永續領域做了某些事情還不夠,此時須要外部第三方單位來協助並確認企業所執行方向是正確的。

 

「聽起來好像我在做銷售,但事實並非如此。為了證明產業所做的聲明的正當性,企業需要最高程度的透明度。」 Thore 說明,企業揭露透明度的核心概念是將「自願性」納入其商業策略中,並一定程度地反映在商品定價上,這個舉措會讓公司與同一市場中的其他競爭者區分開來。

 

企業永續戰略 關鍵心法三:創新成為先行者優勢

 

Thore 認為,不論產業別,只要有某企業提出他人還沒有的綠色創新方法,就能成為該領域的先行者、領航者,令其他正在觀望、或還不知道如何進行減碳的人們與之跟隨。以半導體產業舉例,若有某公司在同業摸索轉型的階段,就先在製程中導入、應用綠色創新,好的方式會吸引他人仿效,供應鏈自然會產生改變。

 

這當然不限於半導體,包括水泥、鋼鐵、玻璃等產業,在產製過程中都會消耗大量能源,故大環境所訴求的淨零減碳趨勢,沒有人是局外人。

 

也就在這能源轉型起步走的時刻,具備開放心態和勇於投資綠色創新的膽識,將是企業卡位全球市場的勝負關鍵。作為半導體產業的領導者和全球科技領袖,台灣的綠色作為動見觀瞻, Thore 建議企業勇於嘗試、開始行動,並找到戰略合作夥伴,以快速、乾淨、環保的方式取得能源轉型的成功。

 

他舉例,曾有大型全球石油和天然氣公司在減碳轉型的過程中,希望 TÜV SÜD 能為公司設計、並制定符合世界上多數國家的碳排標準,讓他們得以最大相容度進行準備,且提前佈局。

 

「這裡要傳遞的重要訊息是有遠見的企業們『不該等待和猶豫』,而該思考創新作法。」 Thore 建議,企業肩負社會責任,更該走在民眾的前面。可以產業性質出發,訂定標準並將其推向供應鏈,而這些未雨綢繆的佈局絕對會讓企業競爭力保持產業前茅,即便不是,也有很大的機會把自己推向更前端的位置。

 

正如大眾所知,國際市場已起步走向綠色經濟轉型,包括為追求打造更永續、更環保而制定的新規則,譬如碳關稅、碳費。台灣環境部也已通過碳費相關政策。Thore認為,就像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都是因應氣候變遷議題的規範工具。

 

CBAM 要求每個向歐洲出口商品的國家都必須遵守相關規定,否則在 2026 年 1 月 1 日後將被罰款和徵稅。台灣碳費則是要求特定產業遵守減碳目標。由於這一切正於起步階段,全球市場上的標準體系尚不完整,無法真正支持和強化商業策略,第一個嘗試新技術的人將有很大的機會成為帶領眾人前行的關鍵佼佼者。

 

以出口為主要導向的台灣產業,要出口商品至任一歐洲國家,都必須遵守 CBAM 監管,因此 TÜV SÜD 的國際經驗對台灣企業將百分之百適用,這不只是因為 TÜV SÜD 團隊掌握了必須國際上應遵守的所有規則,還能以豐富經驗給予最佳建議。

 

企業永續戰略 關鍵心法四:建立本地協作夥伴關係

 

「合作與協作是不一樣的概念,後者是指許多人為一個目標和目的而努力。」 Thore 舉例,企業為達成某些目標而進行創新、提出新技術並成為科技領導者,也有些公司除了致力於提高數據中心效率外,什麼都不做。與其自己花數年時間進行研究和開發,不如尋求這些已經掌握關鍵訊息的人協助,「我強烈建議,需建立本地合作夥伴關係。」

 

企業首先需要擁有堅實計劃和策略,關鍵要點就是與夥伴形成合作關係,雙方截長補短,節省研究與開發時間,最終攜手達成目標,邁向淨零,「團隊協作」確保台灣在全球清潔能源的經濟競爭中坐穩關鍵地位。

 

企業投資在與戰略夥伴的共同協作上,不只是知識共享,可能還涉及挹注在研究和開發上的巨額資金,譬如高碳排的鋼鐵業欲轉型使用氫能作為新興燃料,那麼產業參與者就能對此共同投資,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激盪出更多可能性。

 

且企業在形成跨境聯盟的同時,又能將其紀錄在永續發展報告中,提升企業聲譽。良好的名聲帶來穩健的客戶基礎,這意味著擁有業績蓬勃的契機,形成向上循環。

 

「事實上,這不是個案,類似的場景此刻正在世界各商業角落發生。」 Thore 再次重述,一切都與乾淨、透明、誠信休戚與共,且要記得尋求公正第三方落實、驗證企業所做的努力。

 

善用地理優勢  整合豐沛能源 達成國家淨零戰略

 

台灣的高科技產業在全球舉足輕重,也因此台灣科技業的每一項綠色作為、淨零戰略動見觀瞻。 Thore 指出就他所知,台灣在碳捕捉和儲存技術方面也很活躍,這是全球正迫切需要的技術,因為目前還沒有足夠的綠色電力來為綠氫的電解槽提供動力。

 

他繼續補充道,環保及可持續供應的氫氣,需要大量的綠色能源來支持,如離岸風電、陸域風電、水力發電、熱能、海洋能等,而這些正是台灣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所擁有的豐沛能源。

 

台灣在近年積極發展全新的能源政策,也在離岸風電領域取得很棒的成果,並且將要著手發展下一階段的再生能源建設,譬如浮式離岸風場,以及地熱能源。

 

台灣島嶼被豐沛自然能源環繞,「從能源來源而言,我認為這是另一個巨大的優勢。看看德國,這永遠不會發生。」 Thore 笑言,在過去的 30 年裡,不只德國,歐洲各國皆高度依賴俄羅斯提供能源,而在俄烏戰爭煙硝四起後,各國政府皆積極另尋能源解方。

 

無論如何,在 2050 淨零碳排的全球目標之下,如何將各種能源,整合進國家發展淨零減碳路徑中的能力,是世界各國同樣面臨的挑戰。

 

沒有人能肯定未來是否會出現第三次世界大戰,自家的能源供給是否充足無虞,但能確定的是, TÜV SÜD 作為全球領先的技術服務供應商,正以協作夥伴的角色,協助台灣企業應對能源挑戰,以及確保企業在全球綠色經濟中保持競爭力。

 

※本文授權自WindTAIWAN,原文:全球視野在地實踐 台灣淨零轉型的機會與挑戰